详细信息

赵济安:科学赋智&科技提智,当代建筑智级跃升正持续

发布时间:2020-08-18 09:16
此前,全国智标委云讲堂绿色智慧建筑篇第一期,以《绿色新基建—智慧建筑迎来发展新契机》为主题,邀请《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 主编、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赵济安做“科学赋智&科技提智,当代建筑智级跃升正持续”主题发言。以下为赵济安老师提供收获分享。



2222.png


01
必然性

研究“智慧建筑”不是空穴来风,是新科技聚合和新应用综合的必然呈现,顺其而来、顺势而进。


必然适应、必然主动、必然正视。


02
 基础点

建筑的智慧,是基础“IB”之上衍生的新应用表现面(当然需对原IB全面升级并重新认定后),是我们直接客户所期待的,其中关键点,以不能脱节提升后的新“IB”为基础点。


应对既有“IB”,实施全面提升至适应新发展的“新IB”,包括基于实现智慧城市公共资源“新基建”之上,着力夯实智慧建筑“新基础”。



03
 持续性

对实现人们所需要“智慧效应”而言,其他的一切都是载体或实现过程,其中包括各项新科技本身,是否能为我所用?是否被我所用?且不唯过度放大纯新科技的虚幻而偏非。


智能设施更新换代是必要的,应用软件版本升级是必然的,因为昨天永远是今天的过去时,包括一切认识和概念在持续性的换新中。


坚决杜绝无知的“凭空臆想臆造”误导,克服虚幻的“数字游戏表演”骚扰等。


04
跨越点

“智能”提升至“智慧”,是以建筑为载体的应用场景“智级”升跃的必然,我们之所以现在已逐渐推用“智慧”提法,是可以使我们垫高至新的技术层面回头看,同时,确立以建筑系统形成“自我决策功能”(关键词)为跨越点,是推演新应用展现的特征点,是信息科技发展的跨越点。


智慧的表像特征,就是“自我决策”再现,即数据学习(思维)后“提智”的衍生产物。


05
 源动力

智慧开始露面也是不尽人意,但是,智慧由初级向高级状态的创意和演绎以及所呈现的巨大功能吸引力,永远在召唤憧憬未来的人们,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认为已经到了或足够了。


没有“未来已来”,未来永远在前行的路上。


在新发展主导下,实现新目标、展现新智慧,是该技术领域行业人保持满满热情而坚持不懈研究的新状态,这就是该技术领域持续发展的源动力。


06
主动性

当下AI科技全面大发展、大推进,虽然应用还很不平衡,某些领域见效较快,某些见效较慢,但该前行趋势不可阻挡。


我们必须尽快深入而主动,不能被动而被顶推而行。


07
着实性

科技赋智于建筑,主要着落在“提升业务应用、完善服务管理、优化环境条件”等方面,我们所关注是建筑载体生命周期内对建筑系统的“监、控、管”范围,而且是建筑整体应用目标树的顶端或展现面最外层。


08
着落点

(1) 聚焦新目标

围绕“智能”向“智慧”的“智级”全面升跃和支撑技术体系全新升格,实施以新目标、新要求、新科技、新方式、对既有建筑状态工程架构、系统配置、互为关联、实施方式等全面变革。


(2) 直面“新问题”

通过各种技术路径、方法,全面提升现有信息资源的挖掘、提升、共享、整合及综合应用。


(3) 迎合“新未来”

夯实单元体建筑“新基础”与城市强大基座“新基建”相对接和配套的关联,更有效地激发承载体的内在智级潜能。


(4) 顺应“新趋向”

加大推行云资源“公共服务”模式的广度、深度、强度,从建筑系统的运行、运营、运维等服务链多切面插入,从而营造实施建筑大数据资源优化处理和智慧云端服务共享模式新格局。


09
 协同性

AI领域发展,需要更大的有效资源投入,我以为,面临主要难点是建立技术逻辑、应用模型、数据模型、过程推演算法等,该技术行业已出现大家各自闷头做、抢滩、争先机的状态,因此,局限、片面、无实际价值等无着落点及急于求成,是困惑并制约前行的主要障碍。


对此状态的改观,亟待行业人树立科学发展观,共同辨识方向、务实着落、跨界协同。


10
 科学性

(求真务实、非空头做虚)


高站位面临变化,重新辨识、校核发展观、认定科学观、审视技术观、评估价值观、迭代服务观。


新起点继续前行,重新思考、重启新发展观、重树新科学观、重塑新技术观、重建新价值观、重立新服务观。


闻之有感、思之有悟、言之有物、行之有果。


落点着实、技术可行、行之有用、用之有效。


最后告知大家:

我们应科学赋智,科技提智。

智慧是新科技的产物,但是,召唤“新科技”的行为是人,因此,真正赋智主导者是人,是科学智慧人。